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

  • 采样控制下的Markov跳变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分析

    王国良;宋思永;

    研究针对连续Markov跳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通过状态采样控制器保证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与通常只考虑Markov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的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被考虑了。其次,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引入控制障碍函数的方法得到解决。因此,系统分析及计算变得极其复杂。最后,通过设计采样控制器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数值例子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锂电池极片轧辊力热耦合仿真分析

    黄友彬;袁和平;郭宜煌;陈维;

    极片作为锂电池的核心部件,其厚度均匀性会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极片辊压是极片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采用Ansys对改进的轧辊油路进行变工况的仿真模拟,分析工艺及结构参数对轧辊的温度—形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轧辊受力和加热是影响极片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在油路改进时需对两者进行综合考虑。

    2024年05期 v.42;No.19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动力学及自抗扰控制研究

    陈超;卢绍田;王成军;张祥瑞;

    为增强下肢障碍人群在被动训练阶段,使用下肢康复外骨骼时的轨迹跟踪控制精度及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了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策略,可将未建模部分和外部不确定性干扰视作总扰动,并设计了补偿环节进行补偿以抑制干扰的影响。根据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并根据方程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的各个环节。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来观察所设计控制器的效果,并与传统PID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ADRC控制方案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2024年05期 v.42;No.192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磁耦合WPT系统中的线圈特性仿真分析

    王孟旭;郑晓亮;陈旭;

    针对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问题,提出利用互感耦合理论分析及Maxwell软件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线圈结构参数及位置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首先,运用互感耦合理论对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得到系统传输效率与耦合因数k的理论关系。然后利用Maxwell软件实现对互感线圈的建模与仿真,得到线圈结构参数以及一定范围内任意发射线圈的空间位置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在一定范围内匝数、线径、内径的增加,系统的性能会得到幅度逐渐降低的提升。当线圈同时发生水平和垂直偏移时,较小偏移量情况下,垂直偏移对系统的性能影响更大。发生较大偏移量时,水平偏移对系统的性能影响更大。

    2024年05期 v.42;No.19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8K]
  • 基于CS-RBF神经网络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研究

    何天兰;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精度,帮助企业组织保护自身隐私数据,研究提出将布谷鸟算法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融合设计出网络安全态势预测算法,并采用三角模糊数计算指标权重,设计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指标体系,用于给预测模型提供输入数据。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此次研究设计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在训练收敛后的损失函数值为0.82,对于对比模型,且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值与绝对误差标准差分别为1.82与4.57,也明显低于对比模型。此次研究设计出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对于提升我国企业数据安全水平具有应用潜力。

    2024年05期 v.42;No.19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 面向智能物联网的云边协同数据采集机制

    杨慧娉;赖小龙;冯文果;

    智能物联网被认为是重塑未来商业模式的关键,是深化物联网应用,为多源、异构、大容量、低价值密度的物联网数据提供准确服务的关键。针对现有数据采集机制精度有限、时延性能不足、未充分利用边缘设备计算资源、忽视用户数据采集情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云-边缘智能协作数据采集机制。首先,基于边缘计算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边缘实体观测内容的预测方法,准确预测边缘实体的观测内容。然后,根据用户在云端的偏好,考虑到用户显性和隐性的数据获取情境,设计了一种云端情境感知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实体数据。最后,设计了一种结合云端和边缘资源的智能数据采集机制,以提高AIoT数据采集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机制在数据采集准确性和时延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信息管理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研究

    胡明;蔡传军;童绪军;

    目前信息管理软件自动化测试通常为集中式测试的方式,仍然存在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分布式自动化为基础,对ACO算法做出改进的自动化信息管理软件测试方法。经过实例验证,方法切实可行,集合划分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时效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 浅析数据库SQL应用性能优化处理

    赵蓉城;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在线远程办公、网络会议等办公方式的普及,各行各业都再在逐步向办公自动化、数据一体化的转型,很多应用场景被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大量应用场景的使用让数据提取、传输和存储在性能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数据库作为存储数据的主要载体,其性能的优化也成为了保证应用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此作者从应用性能问题出现的原因、存在的风险、排查及处理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对造成应用的性能瓶颈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

    2024年05期 v.42;No.19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高等应用数学教学平台设计

    王亚新;

    为了解决传统的高校对于高等应用数学单一的教学方式效果差、对教学环境要求高等缺点,以大数据驱动作为基础,建立了高等应用数学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为三层架构,主要包括用户服务层、业务层和数据库。为了实现教学平台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设计,采用协同过滤算法对教学平台进行课程推荐功能的设计,并分别针对新用户和老用户对协同过滤算法进行了改进。对顾客的满意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从用户角度出发对教学平台的用户满意度进行设计。为了验证该教学平台的性能,对其进行平台有效性试验和评价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教学平台在不同使用人数条件下,反应时间一般在4 s左右,对于平台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评价指标的评分均在7分左右,符合用户要求。

    2024年05期 v.42;No.192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混合策略改进的风驱动优化算法

    陈伟;

    为解决风驱动优化算法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值及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混合策略改进的风驱动优化算法。首先,使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增加初始个体的多样性;其次,引入柯西变异策略,扩大算法搜索范围,增强算法搜索能力并加速算法收敛;然后,利用反向学习策略生成新的全局最优解,提高算法逃离局部极值能力;最后,针对6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收敛速度和精度均优于其他算法。

    2024年05期 v.42;No.19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机械与材料科学

  • 变工况隔膜压缩机曲轴动力学仿真分析

    李强;金磊;朱峰;李跃;宋艺伟;

    隔膜压缩机通过活塞运动挤压膜片达到压缩气体的作用,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排油压力会导致各传动部件受到复杂的交变载荷,而像曲轴等重要部件上则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应变,这些复杂的作用力会引发曲轴等部件的强烈振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ADAMS刚柔耦合仿真方法,对一台排气压力为45MPa隔膜压缩机的往复运动机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曲柄销径向最大受力约为70282.4N,切向最大受力约为72593.2N,曲轴上最大应力值为141.36MPa,最大变形量为0.108mm;而对不同工况的分析结果显示,排气压力升高、曲轴转速变大都会导致曲轴上的应力增大。其中,转速变大对应力值的影响较小,而排气压力升高则对应力值的影响较大。

    2024年05期 v.42;No.192 47-5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基于ISCSO-VMD-GRU的带式输送机电动滚筒音频故障诊断

    许南南;李敬兆;叶桐舟;

    针对带式输送机电动滚筒故障状态难以识别,造成诊断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沙猫群优化算法(ISCSO)、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带式输送机电动滚筒故障诊断模型。在沙猫优化算法(SCSO)中引入Logistic-tent混沌映射、螺旋搜索、麻雀警戒机制改进算法。使用改进的SCSO优化VMD获得音频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分量,再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与复合缩放排列熵(CZPE)筛选并计算有效IMF分量的CZPE值进行特征重构,提升GRU的诊断精度。同时利用ISCSO算法对GRU网络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ISCSO-VMD-GRU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9.69%,相较于其他模型性能提升效果显著。

    2024年05期 v.42;No.19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 矿井提升罐笼自发电装置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刘傲;阮学云;宋玉中;

    矿井提升罐笼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工作环境复杂,在运行中需要对矿井提升系统进行监测、照明和内部监控。但罐笼直接供电的难度大,供电时间短,电池需要频繁的进行更换和检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种矿井提升罐笼自发电装置的研发,该装置能够将矿井提升机系统运行时产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对罐笼顶部的蓄电池充电。在满足罐笼内照明需求和保障罐笼运行时监控用电的要求下,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三维建模,其次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整体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及摩擦轮进行各阶模态分析,避免共振影响,然后对摩擦轮聚氨酯外圈进行磨损仿真以确保装置材料强度的可靠性。最后对实验样机进行测试,以此满足罐笼内用电需求,对于提升罐笼内部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5期 v.42;No.192 57-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KJS-400型对旋风机性能分析及改进

    张立祥;陈步严;

    为提高KJS-400型对旋风机的除尘效率,通过对旋风机的一、二级叶轮轴向距离、输入压力及不同叶片形式进行单因素实验。为了方便更直观地观察改变不同参数对风机处理风量产生的影响,并获得优化方案并仿真验证,将体积流率作为评价指标。体积流率越大,证明单位时间内风机处理的风量越多。利用ANSYS中的Fluent模块对风机运转方式以及内外流场进行仿真,得到风机内流场的初始流动状态和进风量。再对有影响的参数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改进调试,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KJS-400型对旋风机的最佳设计参数,从而提高对旋风机的除尘效率。

    2024年05期 v.42;No.19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基于空间相似性的蛇形机械臂末端定位精度补偿研究

    吴成峰;陈策;王涛;王洁;张建卓;樊睿;

    针对线驱动蛇形机械臂末端定位精度问题开展研究。根据蛇形机械臂的结构,建立机械臂运动学解耦方程,以机械臂定位误差的空间相似性分析为基础,对机械臂的运动学参数标定开展分析,提出一种机械臂末端定位误差线性无偏最优估计的非运动学标定方法,实现误差的准确预测,提出了机械臂定位误差补偿方法。搭建了蛇形机械臂实验平台,进行基于空间相似性的末端定位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定位误差补偿方法有效。

    2024年05期 v.42;No.192 66-6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 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车牌识别方法

    崔清源;朱银锋;何友军;赵宝剑;周军;

    针对车牌号识别,提出了一种通过机器视觉来进行识别的方法,用来解决汽车车牌号检测与识别以及显示的问题。首先通过Halcon软件对捕获到的带有车牌的图片进行形态学处理,定位出车牌的位置,分割出车牌号的字符,随后通过光学字符识别的方法将车牌号进行识别。再通过C#在Visual Studio平台进行识别系统的窗体设计,完成Halcon软件与C#的交互。在系统中,可以达到读取图片,展示车牌,将识别出的车牌号显示出等功能。并且识别速度快,操作方便,通过一键点击即可获得结果。

    2024年05期 v.42;No.192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砂浆颗粒气力输送装置及关键参数研究

    凌健;陈国凡;朱延松;

    为解决砂浆颗粒气力输送过程中物料的输送效率低以及弯管处所受到的磨损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NASY FLUENT模块的仿真研究。首先,是对气力输送装置的三维建模,确定合适的输送装置;其次,再对气固混合物在管道中的运动进行受力分析,得到颗粒群在管道中运动的微分方程为后续的仿真进行验证;最后,对砂浆颗粒的水平管道进行不同的气体输入速度研究及对弯管处进行不同弯径比的仿真。通过对比不同气力输送的入口速度对气相和固相在管道中的运动分布以及对比不同弯径的弯管下的气相压力云图,得出了适合砂浆颗粒输送的最佳速度以及最优的弯径比。

    2024年05期 v.42;No.192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 传输零点对称可调的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杨勇;严君美;

    为改善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设计了一款微带平面结构的电调带通滤波器,可以实现滤波器中心频率的调谐和一个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由于采用Doublet型耦合结构,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是通过调整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实现的,不需要调整与端口间的耦合系数。采用微带结构,不仅使结构简单,也实现了两个谐振器与端口的耦合系数的单独控制。文中对Doublet型耦合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了其产生有限位置传输零点的条件和特点。设计采用基于耦合矩阵的设计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设计过程。实际设计、加工并测试了一款滤波器,中心频率调整范围为1.24GHz~1.36GHz,传输零点在左侧的调谐范围为1.225GHz~1.345GHz,右侧为1.225GHz~1.375GHz,回波损耗保持为-20dB左右。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提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结构件角焊缝表面参数检测算法研究

    黄豪亮;刘建春;

    针对多种类结构件角焊缝特征曲面变化小,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角焊缝检测方法。利用机器人搭载线激光相机扫描焊缝获取点云,预处理后采用确定随机种子的RANSAC算法分割,基于最小二乘算法拟合母材平面与焊缝二次曲面,提出一种基于临域迭代均值法求取焊趾方法,计算角焊缝特征。以角焊缝工件作为实验对象,与传统结构光角焊缝检测算法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将检测进度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且重复检测偏差在±0.03mm,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建筑学与土木工程

  • 新型水泥基抢修材料的早期强度与微观结构研究

    刘亚炜;鲁刘磊;罗琦;王建平;刘锦红;汪峻峰;

    研究了不同用水量对新型水泥基抢修材料流动性、早期强度和耐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和MIP分析了抢修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结果表明,增加用水量可以提高新型水泥基抢修材料的流动度,随着用水量增加,其早期强度先增后减,在14%时达到最高强度;用水量18%时,新型水泥基抢修材料的单位面积磨损量最小,即耐磨性能最好;用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孔隙率增大,微观形貌更疏松。

    2024年05期 v.42;No.19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9K]
  • 吊杆损伤对大跨径斜靠式拱桥稳定性影响

    闵学峰;李海涛;

    斜靠式拱桥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的拱桥值得研究,并且由于其独特的吊杆布置方式,吊杆损伤对稳定性影响目前需要不够了解。以跨径130m,高26m,宽44.4m的斜靠式系杆拱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拱桥不同位置吊杆损伤以及应力变化情况做出具体研究和分析。得到结论,在斜靠式拱桥4号吊杆位置处吊杆断裂对拱桥稳定性影响最大,并且偏荷载使得拱桥安全系数整体下降,在偏荷载一侧桥型屈曲波动较大。主拱吊杆在吊杆断裂时受到的应力更大,也更容易发生断裂,在靠近拱脚处的短吊杆受到的应力最大断裂后向相邻吊杆释放的冲力也越大。稳定拱吊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拱桥稳定性,但是在断裂后向相邻位置稳定拱吊杆和对应位置主拱吊杆冲力更小,不容易发生连锁性破坏。最后得出结论,主拱吊杆承载应力更大也更容易发生破坏,需要着重加固靠近拱脚位置吊杆。

    2024年05期 v.42;No.19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基于多重对抗信息生成网络的建筑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谢静;

    当前对于建筑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的方法缺乏对其隐藏性特征进行提取,因此研究引入共享的思想构建了多重对抗信息共享生成网络模型(Generation Network for Multiple Counter Information Sharing, GNMCIS),并对其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GNMCIS模型在甄别器训练出现过好状态时会对其权值参数进行及时调整,训练过差时会对其进行拉升操作,从而有效规避了梯度下降和消失的出现。同时其在50×100的像素下的训练时间为124min,在50×200的像素下的训练时间为154min,均优于对比模型。并且其监测出三个区域内最优监测点的平均温度维持在26℃左右,有效分析出相关热环境信息。综合来看,GNMCIS模型在形成具备获取特征的建筑景观格局上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对实际优化建筑景观格局上具备借鉴意义。

    2024年05期 v.42;No.192 98-10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 GPS定位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刘浩;

    研究旨在探索全球定位系统(GPS)在道路和桥梁建设测量中的应用。首先回顾了传统的道路和桥梁建设测量方法,并详细阐述了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接着,深入剖析了GPS定位技术的基础理论,包括GPS系统的构成、工作理念,以及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之上,展示了GPS定位技术在道路和桥梁建设测量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地形地貌测量、桥梁定位与对齐、高程测量与地形建模,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应用实践。

    2024年05期 v.42;No.19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基于BIM5D的施工阶段动态管理及资源优化研究

    潘文君;

    通过总结传统施工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BIM技术在施工资源管理中的适用性,以某活动中心施工为例,研究基于BIM5D的施工阶段资源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及资源和成本优化。结果表明:基于BIM5D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动态管理,使资源配置、成本控制、进度安排可视化且相互适配,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为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4年05期 v.42;No.19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托梁换柱接长方案设计及施工控制

    孙士鹏;

    既有跨铁路路堑(35+60+35)m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主跨下有某铁路6条,桥梁边孔下方拟新增铁路两线,边孔下及桥台土体需挖除,并扩建1-35m装配式简支小箱梁。原桥台土体挖除会导致桥台桩基外露不满足受力要求,桥梁接长需拆除原桥台并在原桥台位置处新建桥墩用以支承原上部梁及新接长梁,从而保证原连续梁受力体系不改变及运营安全。根据本桥托梁换柱接长设计方案,对设计思路、临时墩位置、支撑系统、梁体验算、施工控制等进行总结,为后续相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2024年05期 v.42;No.19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公路岩质边坡工程的开挖稳定性分析

    常向荣;

    针对闽清县X127线省璜镇省璜至谷洋段公路改建工程某处边坡,对其进行开挖的稳定性分析。通过FLAC3D软件,进行“层-面-层”模型的构建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设定3个监测桩对特征点的位移以及水平应力进行分析,以得到滑面,进行开挖稳定性的模拟。依据推力以及稳定参数,进行相应的锚固设计,同时经过验证,方案实际可行,能够保证开挖边坡坡体稳定。

    2024年05期 v.42;No.192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科研与实践探索

  • 改进U-Net网络的结直肠息肉分割模型

    张立杰;孟祥瑞;

    针对结直肠息肉边界模糊性和形状、大小多样性导致的分割不精确的问题,基于U-Net网络构建级联卷积注意力模块,以保留更多的有用特征;采用多尺度特征聚合模块来捕捉更多的特征与细节;将空间注意力嵌入到感受野模块,扩大网络感受野的同时提供更丰富的空间信息表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Kvasir数据集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分割效果。相比传统U-Net模型,其在IoU,Dice上分别提高了3.14%,5.31%,在医学影像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024年05期 v.42;No.192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源配微协同能量管理交易模型

    余政德;李梅;

    针对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高渗透接入微电网群,导致的能源缺乏管理、能源流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源配微协同能量管理交易方法。构建含能量管理系统、新能源、博弈论等多方协调的微电网群交易模型,建立风光互补性、负荷特性和储能系统等多种约束,通过优化算法对交易模型进行优化,并采用Shapley值对合作联盟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管理能力。

    2024年05期 v.42;No.192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GIS支持下太湖县生态敏感性分析

    李煜华;王世航;赵明松;杨震;

    为了维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平衡,更有效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规划和管理,以太湖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选取5个生态评价因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太湖县生态敏感性。结果表明:1)在所选的评价因子中,水域缓冲区对太湖县的生态敏感性影响程度最大,坡度对其影响程度最低,二者的权重分别为0.4和0.07。生态敏感性影响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坡度、高程、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水域缓冲区。2)太湖县的整体生态敏感性较高,其中高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占比分别为29.23%和4.45%,中敏感区占比为29.93%,低敏感区和极低敏感区占比分别为26.19%和10.19%。3)太湖县的生态敏感性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明显,表现为西北部地区生态敏感性较高,东南部地区较低。

    2024年05期 v.42;No.192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增强现实动画场景的设计与表现

    解振兴;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了在增强现实动画场景中的设计与表现。通过分析目前增强现实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实现了对实时视频图像的识别与跟踪,并将虚拟元素与真实环境进行有效融合。同时,通过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对用户的情感和意图的感知,并根据用户的反馈做出相应调整,提升了动画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2024年05期 v.42;No.192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市场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王俊杰;关劲秋;宋玉军;

    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市场生态的基本概况出发,选取了人才培养水平指数、市场需求水平指数和环境容量指数三级指标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市场生态安全预警模型,运用差分进化算法(EA)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预测,得出生态安全预警系数。为政府和高校提供生态安全预警分析报告,进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2024年05期 v.42;No.192 136-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 基于5G电子通信的无人机导航网络信号抗干扰技术

    汤德荣;

    为提升无人机在自主飞行过程中传输导航网络信号时的抗干扰能力,研究基于5G电子通信技术的无人机导航网络信号抗干扰技术。构建无人机通信结构,结合5G电子通信技术与电力线通信技术创建无人机导航网络信号模型;通过频谱感知方法中的能量检测算法建立无人机干扰信号检测模型,利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抑制干扰信号以及噪声干扰,实现无人机导航网络信号干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不同干扰模式下的信号抗干扰能力。

    2024年05期 v.42;No.192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基于云模型的电子商务在线信誉评估研究

    张青;

    为提升电子商务在线信誉评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减少交易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电子商务在线信誉评估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交易近期评价与历史评价记录,获取5个评估指标,将评估指标生成对应的分指标信誉评估云;计算分指标信誉评估云的数字特征参数值,将获得的参数值合成综合信誉评估云,比较综合信誉评估云与信誉评估基云得到电子商务的在线信誉评估等级。实验证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算出不同指标的信誉评估云数字特征,获取电子商务在线信誉评估等级,从而提升电子商务在线信誉评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减少交易风险。

    2024年05期 v.42;No.192 144-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AI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算法设计

    王燕红;

    融合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提出智能传感激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首先基于成分分析法相邻帧的点云计算矩阵进行粗配准,再使用改良后算法提供的改进点到线迭代的最近配准算法来弥补传统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采用了多重采样的算法在多次复制大权重例子集合的背景下利用小权重粒子集合来提升移动机器人路径定位精准度。最后将改良后的算法运用于AI移动机器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LAM算法对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设计的定位精准度有了较大提升,AI机器人可以具备优良的避障功能,对于已知环境或者非完全已知环境中存在的障碍物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2024年05期 v.42;No.192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 重载组合列车自组织自动运行控制:模型,算法及验证

    王兴中;李烁;宋宗莹;杨迎泽;

    重载列车的自动运行控制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重载列车自组织自动追踪控制方案。首先,建立了重载组合列车的信息物理模型,其中物理层模拟列车的纵向动态特性,而信息层利用图论表示列车的通信拓扑结构。其次,设计了一种自动运行控制规则,以实现速度一致性并保持相邻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和较高的列车运行效率。

    2024年05期 v.42;No.192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新能源汽车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潘丽;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无人驾驶系统中,路径规划和避障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部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技术,以便于解决乡村和城市道路中复杂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采用改进的A*算法后,使用MATLAB试验经过21 ms后,改进的A*算法就到达预期的10~(-4)的误差,又在市区复杂路段和农村复杂路段分别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算法在节点选取方面比A*算法有显著提高,其拐点数量、路径平滑度等性能指标也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改进后的A*算法在搜索面积上有了很大的下降。综上可知,改进的A*算法更加适用于复杂路段的路径规划,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避障性能。

    2024年05期 v.42;No.192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后疫情时代基于数字化转型下的供应链重组

    何承芳;高捷闻;

    后疫情时代供应链呈现新的特征,对供应链的弹性、韧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实现供应链重组。从供应链战略、供应链运作和供应链发展的角度分析数字化供应链重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针对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出七个假设,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假设检验进行验证。

    2024年05期 v.42;No.192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 MATLAB 语言在“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韦山;许成涛;赵转哲;张仁刚;

    针对“工业机器人”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学习效果差等弊端,在新的课堂教学和综合作业中引入MATLAB语言。通过斯坦福机器人运动学求解等两个教学案例的实施,结果表明,使用MATLAB语言教学,具有模型和运动轨迹可视化程度高、复杂数学模型快速计算和动画模拟等优点。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传统教学与使用MATLAB语言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使用MATLAB语言教学,具有显著性差异,学生考试成绩提高明显。MATLAB语言的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为后续该课程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提供理论指导。

    2024年05期 v.42;No.192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生化数理科学

  • 2014年-2019年大同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特征分析

    刘宝亮;黄泳杰;

    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2014-2019年大同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同市第一季度的空气质量与PM2.5的含量呈现高度正相关;第二季度空气质量整体最好,但是臭氧含量最高;第三季度污染程度上升;第四季度的空气质量最差,与诸多污染物有关;同一年的空气污染物含量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 基于资源有限的反捕食生态模型的分支分析

    陈帅;覃文杰;

    农业害虫的爆发往往都伴随着控制资源的有限,借助Hill函数来刻画有限的农业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类具有反捕食行为的害虫-天敌治理模型。首先研究了系统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同时从数值上研究了系统的分支现象,研究发现:有限的资源可导致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变得极为复杂,这给害虫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024年05期 v.42;No.192 172-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阶数位于1到2之间的分数阶神经网络同步控制

    蒋文芳;田焕欢;刘恒;

    近年来,神经网络同步问题吸引了系统控制、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学者的关注。针对阶数位于1到2之间的分数阶神经网络同步控制问题,通过变量替换法,将阶数在(1,2)之间的分数阶神经网络同步控制问题转化为阶数在(0,1)之间的分数阶神经网络同步控制问题。由于分数阶神经网络中含有未知非线性函数项,因此使用模糊逻辑系统进行逼近。之后,为了使从神经网络跟踪主神经网络,设计了合适的控制器,并且,对其同步误差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2;No.192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下载本期数据